诘曲聱牙怎么写好看:
诘曲聱牙书法图片
诘曲聱牙历史词典解释
形容文句艰涩,不通顺畅达。明宋濂《文原》:“予窃怪世之为文者,不为不多,骋新奇者,钩摘隐伏,变更庸常,甚至不可句读,且曰:不诘曲聱牙非古文也。”清 魏源《章教谕〈强恕斋书〉序》:“审其往来踪迹,以察知周召二公陈诰纳诲心事,于诘曲聱牙中而如闻其告语。”参见“佶屈聱牙”。
并列 诘曲,曲折,不通顺。聱牙,读起来别扭。形容文句读起来艰涩拗口。明·宋濂《文原》:“予窃怪世之为文者,不为不多,骋新奇者,钩摘隐伏,变更庸常,甚至不可句读,且曰:不诘曲聱牙非古文也。”△贬义。一般用于文章写作或文学创作方面。→钩章棘句。↔文从字顺。 也作“诘诎聱牙”、“诘屈聱牙”、“诘屈警牙”。
词语分解:
- 诘曲的解释 屈曲;屈折。 唐 宋之问 秋莲赋:“复道兮詰曲,离宫兮相属。” 明 袁宏道 送徐太府见可入计序:“公之文,严於法而沉於气,往往詘常调而自伸其才,故变幻詰曲,无不极情之所至。” 清 周亮工 哭许有介诗:“蝇头詰曲怀人札,豕腹彭亨傲客诗。”
- 聱牙的解释 文句别扭,读不上口
历史典故推荐:声色
诗.大雅.皇矣:“帝谓文王,予怀明德,不大声以色,不长夏以革。”孔颖达疏:“不大其音声以见於颜色而加人,不以年长大以有变革於幼时。”后遂以“声色”为疾言厉色之意。礼记.中庸:“声色之於以化民,末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