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泉营堡怎么写好看:
水泉营堡历史词典解释
在今山西偏关县东北。明宣德九年(1434)筑。隆庆五年(1571)于水泉营边外设市场,与鞑靼互市于此。
词语分解:
- 水泉的解释 1.河流与泉流。礼记·月令:“﹝孟冬之月﹞乃命水虞渔师收水泉池泽之赋。”吕氏春秋·圜道:“水泉东流,日夜不休。” 明 徐光启 农政全书卷十三:“ 苏州 之地,北枕 长江 ,东表溟海,而水泉之势,则与 江 平,故曰 平江郡 。”2.特指泉流、泉水。汉书·翼奉传:“山崩地裂,水泉涌出。” 宋 苏辙 寄济南守李公择诗:“山穷水泉见,发越遍溪谷。” 鲁迅 且介亭杂文二集·<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
- 营堡的解释 亦作“ 营保 ”。1.堡垒。后汉书·刘盆子传:“遗人往往聚为营保,各坚守不下。”新唐书·辛秘传:“逆贼大战,斩其将,进焚营保。”宋史·河渠志五:“乃詔止令葺营堡。”明史·兵志三:“所辖二十五营堡,每处仅一二百人,难以应敌。”2.指宫室的外围建筑。 汉 王充 论衡·难岁:“如太岁不动行乎?则宜有宫室营堡,不与人相见,人安得而触之?”
历史知识推荐:中意通商条约
意大利强迫清政府订立的不平等条约。同治五年九月十八日1866.10.26,由清总理衙门大臣谭廷襄、三口通商大臣崇厚与意国使臣阿尔明雍Vittorio Arminjon签于北京。凡五十五款。主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