瓶竭罍耻历史词典解释
《诗.小雅.蓼莪》:“瓶之罄矣,维罍之耻。”朱熹集传:“言瓶资于罍而罍资瓶,犹父母与子相依为命也,故瓶罄矣,乃罍之耻。”后因以“瓶竭罍耻”喻休戚与共,痛痒相关。宋 苏轼《论河北京东盗贼状》:“至于京东,虽号无事,亦当常使其民安逸富强,缓急足以灌输河北,瓶竭则罍耻,唇亡则齿寒。”
词语分解:
- 瓶的解释 瓶 píng 口小腹大的器皿,多为瓷或玻璃做成,通常用来盛液体:瓶子
- 罍耻的解释 1.语本诗·小雅·蓼莪:“缾之罄矣,维罍之耻。”罍、缾皆盛水器,罍大而缾小。罍尚盈而缾已竭,喻不能分多予寡,为在位者之耻。后多用以指因未能尽职而心怀愧疚。 清 王夫之 显考武夷府君行状:“鲜民罍耻之年,正故国天崩之日。”2.谓饮酒至尽,酒器皆空。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阴注阳受:“其人以巨杯引满而饮,寝少顷而觉,觉而復饮。暨罍耻,即整衣冠北望而拜。”参见“ 缾竭罍耻 ”。
历史典故推荐:尺寸之功
指微小的功勋。战国策.燕策上“夫民劳而实费,又无尺寸之功。”史记.淮阴侯列传:“一日数战,无尺寸之功。” 偏正 数量极小、不值一提的功劳。语出史记·淮阴侯列传:“一日数战,无尺寸之功。”三国演义96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