蓢底镇历史词典解释
在广东省恩平市西北部。面积41平方千米。人口9200。镇人民政府驻蓢底圩,人口2500。境内有蓢底河,镇因河名。明、清时属西城都。1912年属县第八区,1935年属第一区,1952年属第七区。1957年设蓢底乡,1958年并入大田公社。1974年析置蓢底公社,1983年改区,1987年建镇。地处天露山南麓丘陵山区。主产稻,产木薯、豆类、柑橙、蕉。林地盛产杉、松与杂木。蓢底杉著名。有钾长石粉、仿瓷、水泥、木器、塑料配件等厂。恩城—春湾公路经此。
词语分解:
- 镇的字典解释 镇 (鎮) zhèn 压:镇尺(用金属、玉石等制成的尺形文具,用来压书和纸
历史地名推荐:什谷
即鄩谷水。在今河南巩义市西南。史记·张仪列传:“下兵三川,塞什谷之口。”集解引徐广曰:“一作‘寻’,成皋巩县有寻口。”正义引括地志:“温泉水即寻,源出洛州巩县西南四十里。”一说“什谷之口”。即指洛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