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平郡怎么写好看:
阳平郡历史词典解释
①三国魏黄初二年(221)分魏郡置,属冀州。治所在馆陶县(今河北馆陶县)。西晋辖境相当今河北馆陶、大名县东部,山东冠县、莘县等地。隋开皇初废。
②亦作平阳郡。北魏置,属睢州。治所在谷阳城(今安徽固镇县)。辖境相当今安徽固镇县地。东魏武定六年(548)改为谷阳郡。
③南朝宋侨置,属徐州。治沛南界(今江苏铜山县北)。北魏改为南阳平郡。
④南齐置,寄治山阳(今江苏淮安县)。梁移治安宜县(今江苏宝应县西南)。隋开皇初废。
(1)三国魏黄初二年(221年)分魏郡置,治馆陶县(今属河北)。属冀州。西晋时辖境相当今河北省馆陶、大名等县东部及山东省冠县、莘县等县地。隋开皇初省。(2)东晋置,治茌眉戍(今安徽固镇县西)。北魏太和中废,后复置,孝昌中又废。(3)南朝齐置,治山阳县(今江苏淮安市楚州区)。梁移治安宜县(今江苏宝应县西南)。隋开皇初废。(4)南朝梁置,治今江苏省泗洪县境内。东魏武定七年(549年)废。
词语分解:
- 阳平的解释 升调;现代汉语四声中的第二声
- 郡的字典解释 郡 jùn 古代行政区域,中国秦代以前比县小,从秦代起比县大:郡县
历史地名推荐:大夼集
即今山东莱阳市东南五十里大夼乡。清光绪山东通志卷2舆图志:莱阳县东南有大夼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