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刻石怎么写好看:
秦刻石历史词典解释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巡行各地所树立的刻石。共有如下七石:(1)峄山刻石,秦始皇二十八年(前219)立于今山东枣庄市境内峄山上;(2)泰山刻石,二十八年立于泰山上;(3)琅邪刻石,二十八年立于今山东胶南市境内琅邪台上;(4)芝罘刻石,二十九年立于今山东烟台市西北芝罘山上;(5)东观刻石,亦在芝罘山上,与芝罘刻石同时而立;(6)碣石刻石,三十二年立于今河北昌黎县境内碣石山上;(7)会稽刻石,三十七年立于今浙江绍兴会稽山上。诸石字体为小篆,相传皆李斯所书,文字有韵,内容都是颂扬秦始皇统一之功。其后二世巡行郡县,又加刻诏书及从臣姓名,由于风雨剥蚀和天灾人祸,除琅邪刻石残存(现陈列于中国历史博物馆),泰山刻石仅存数字外,其余均已不存。

秦刻石
词语分解:
- 石的字典解释 石 shí 构成地壳的矿物质硬块:石破天惊(喻文章议论新奇惊人)
历史知识推荐:瓜别安抚司
土司名。清置。首领麽人。在今四川盐源县北部。其先于康熙四十九年1710归附授职,所属为麽与西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