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正堂怎么写好看:
县正堂书法图片
县正堂历史词典解释
封建时代的知府、知州、知县是地方长官,其正式办公处为衙署的大堂,因此称为正堂。县官所出的文告中有时用此作知县的代称。
词语分解:
- 县正堂的解释 旧时知府、知州、知县均为地方长官,其正式办公处为衙署大堂,因此称为正堂。故亦以“县正堂”为知县的代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回:“我细看他的行李,除了衣箱之外,还有一个大帽盒,都黏着‘江苏即补县正堂’的封条。”白族民间故事传说集·白蟒围营:“他委派了自己的心腹 夏一松 ,作了 剑川县 的县正堂。”
- 县正的解释 1.官名。 周 时为地官之属,位次遂大夫。遂有五县,县正掌一县政令征比。周礼·地官·县正:“县正各掌其县之政令徵比。”2.官名。 隋炀帝 时,将县尉改为县正。隋书·百官志下:“ 煬帝 即位,多所改革……改郡赞务为丞,位在通守下,县尉为县正。” 宋 赵与时 宾退录卷三:“ 汉 长安 有四尉, 晋 洛阳 有六尉, 隋 改县尉为县正。”
- 堂的字典解释 堂 táng 正房,高大的房子:堂屋
历史知识推荐:朔方备乘札记
书名。清李文田撰。一卷。原是读何秋涛朔方备乘时的批注,多属从音转上旁引史乘辨驳何书的错误,如辨证何书“孙可勒河”即元秘史之“桑枯河”,“末腻”即宋史·外国传之“摩尼”;“黑林”、“尼扑处”为“和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