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纲目拾遗历史词典解释
书名。清赵学敏撰。十卷。乾隆三十年(1765)刊行。该书为补充《本草纲目》而作,载药九百二十一种,其中七百一十六种为《本草纲目》未曾收载或叙述不详者。在分类方法上,取消人部,增加藤、花部,分金石为金、石二部,收载了许多民间用药及部分外来药,总结了中国药物学的成就,是继《本草纲目》之后又一部有重要价值的药物学专著。现有同治三年(1864)刻本、光绪十一年(1885)合肥张氏味古斋重校刊本。
词语分解:
- 本草的解释 中药的统称;也指记载中药的书籍
- 拾遗的解释 1 ∶拾取旁人遗失的东西,据为己有涂途不拾遗。——史记·孔子世家夜不闭户,道不拾遗2 ∶补充旁人所遗漏的事物拾遗补阙
历史知识推荐:都右司马
官名。战国置。掌都邑军事的高级军吏。古玺汇编第五九号:“庚都右司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