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衙怎么写好看:
公衙书法图片
公衙历史词典解释
衙门、官署。唐代封演《封氏闻见记公牙》:“近代通谓府廷为公衙,公衙即古之公朝也。字本作牙。”
词语分解:
- 公衙的解释 亦作“ 公牙 ”。封建时代的衙门。旧唐书·舆服志:“京文官五品已上,六品已下,七品清官,每日入朝,常服絝褶,诸州县长官在公衙,亦准此。”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公牙:“近代通谓府廷为公衙,公衙即古之公朝也,字本作‘牙’……或云:‘公门外刻木为牙,立子门侧,以象兽牙。军将之行,置牙竿首,悬旗于上。’其义一也。”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一:“近代通谓府庭为公衙,即古之公朝也,字本作‘牙’。诗曰:‘
- 公的字典解释 公 gōng 正直无私,为大家利益:公正
- 衙的字典解释 衙 yá 旧时官署之称:公衙
历史官职推荐:太史少令
官名。隋炀帝大业三年 607 改太史局为监,置监、少监,后又改少监为少令。参见“太史令”。 官名。隋置,见“太史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