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候长 |
释义 | 候长历史官职 候长怎么写好看:
候长历史词典解释官名。汉朝边塞每百里置有候官,候官下分若干部,以候长主之,领亭燧若干,以此形成障候,障尉、候长、亭燧长构成的边防候望系统。候长西汉秩比二百石。王莽时改为百石,东汉又减为比百石。 官名,汉朝边郡置候官,候官中有候、候吏、候长、斥候、亭燧等。候官百里一置,候官下设若干部,部的长官称候长,下辖若干亭燧。掌侦察候望敌情。见居延、敦煌《汉简》。 词语分解:
历史官职推荐:牧府左长史官名。十六国西凉置。晋书·凉武昭王李玄盛传: 李暠以张条为牧府左长史。”为州牧府主要僚属,参议军政事务。参见“牧府”。 |
随便看 |
历史词典共收录349559条历史相关词条,可在线查询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典故、历史地名、历史官职等历史知识,是历史研究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