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中国同盟会 |
释义 | 中国同盟会历史知识 中国同盟会怎么写好看:中国同盟会历史词典解释简称同盟会。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清光绪三十一年七月二十日(1905.8.20)孙中山联合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和科学补习所等革命团体在日本东京成立。举孙中山为总理。东京本部设执行(下设庶务、内务、外务、书记、会计、调查六科)、评议、司法三部,以黄兴为执行部庶务长,协助总理主持全面工作,宋教仁、汪精卫、邓家彦等分任各部职务。初有会员百余人,包括十七省人士,成为以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革命派为主体的全国性革命政党。确定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为政治纲领,制订《中国同盟会总章》、《军政府宣言》、《革命方略》等文件;发刊《民报》为机关报;宣传“民族、民权、民生”三民主义学说,同改良派展开论战;在国内外设立支部和分会,联络华侨、会党、新军和各界群众。不及一年,会员即达万余人。自光绪三十二年起,先后发动了萍浏醴起义、潮州黄冈起义、惠州七女湖起义、钦廉防城起义、镇南关(今友谊关)起义、钦廉上思起义、云南河口起义、广州新军起义和广州“三·二九”起义,直至宣统三年(1911)武昌起义,掀起全国规模的革命浪潮。后本部由日本东京迁至上海;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再迁南京。1912年3月3日在南京召开会员大会,制订新纲领,宣布以“巩固中华民国,实行民生主义”为宗旨,成为公开的政党。1912年8月改组为国6*民6*党。 孙中山手书的同盟会纲领 词语分解:
历史知识推荐:爱登里啰汨没密施合毗伽可汗回鹘*昭礼可汗之汗号。 |
随便看 |
历史词典共收录349559条历史相关词条,可在线查询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典故、历史地名、历史官职等历史知识,是历史研究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