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巢毁卵破 |
释义 | 巢毁卵破历史典故 巢毁卵破怎么写好看:
巢毁卵破历史词典解释比喻父母得祸,株连到子女。《后汉书.孔融传》:“(融)下狱弃市,时年五十六。妻子皆被诛。初,女年七岁,男年九序,以其幼弱得全,寄它舍。二子方弈棋,融被收而不动。左右曰:‘父执而不起,何也?’答曰:‘安有巢毁而卵不破乎!'’” 并列 鸟窝损坏,鸟蛋必破。原指全家遇难,无一幸免。后比喻失去依傍,不能保全。也比喻整体被毁,其中的个别也不能幸存。语本《后汉书·孔融传》:“二子方弈棋,融被收而不动。左右曰:‘父执而不起,何也?’答曰:‘安有巢毁而卵不破乎?’”意谓父被害,自己也无法幸免。[例]日本帝国主义攻占了上海,巢毁卵破,小明成了孤儿,无家可归,饥寒交迫,命在旦夕。△贬义。表明大的失去,小的也不能保存。→唇亡齿寒唇齿相依。也作“巢倾卵破”、“巢倾卵覆”。 词语分解:
历史典故推荐:东市琴源见“广陵散”。感叹人事凋零,贤士被害。清 顾炎武送李生南归寄戴笠王锡阐二高士诗:“惊闻东市琴,涕陨堂前筑。” |
随便看 |
历史词典共收录349559条历史相关词条,可在线查询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典故、历史地名、历史官职等历史知识,是历史研究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