拑口禁语历史词典解释
汉·贾谊《过秦论》:“秦俗多忌讳之禁,忠言未卒于口而身为戮没矣。故使天下之士,倾耳而听,重足而立,拑口而不言。”
词语分解:
- 拑口的解释 因有所顾忌而闭口不言。史记·秦始皇本纪论:“ 秦 俗多忌讳之禁,忠言未卒於口而身为戮没矣。故使天下之士,倾耳而听,重足而立,拑口而不言。”西游记第四六回:“喜得那两班文武,齐声喝采;唬得那三个道士,拑口无言。”红楼梦第二二回:“ 湘云 虽係闺阁弱质,却素喜谈论,今日 贾政 在席,也自拑口禁语。”
- 禁语的解释 1.禁止相聚谈论。语本史记·秦始皇本纪:“丞相 李斯 曰:‘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制曰:‘可。’” 裴駰 集解:“禁民聚语,畏其谤己。” 张守节 正义:“偶,对也。” 明 刘基 拟连珠之五十:“ 秦 令禁语,而一二其世。”2.指被禁止的话。 黄宗英 大雁情:“在‘四6*人6*帮’横行的年代里,‘事业心’三个字成为禁语,成为‘反6*党思想’的罪恶渊源。”
历史典故推荐:牛李
源见“恩牛怨李”。借指宗派、朋党。宋 刘克庄鹊桥仙.答桃巷弟和篇词:“不交平 勃,不游田 窦,也不朋他牛 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