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割肚牵肠 |
释义 | 割肚牵肠历史典故 割肚牵肠怎么写好看:
割肚牵肠历史词典解释犹牵肠挂肚。形容思念之切。《三国演义》第八七回:“吾想汝等父母、兄弟、妻子必倚门而望;若听知阵败,定然割肚牵肠,眼中流血。”《金6*瓶6*梅词话》第六二回:“宁教我西门庆口眼闭了,倒也没这等割肚牵肠。” 并列 形容非常挂念。《三国演义》87回:“汝等皆是好百姓,不幸被孟获所拘,今受惊唬。吾想汝等父母、兄弟、妻子必倚门而望;若听知阵败,定然割肚牵肠 ,眼中流血。”△用于描写忧思。→悬肠挂肚挂肚牵肠 ↔无忧无愁 无忧无虑 无牵无挂。也作“挂肚牵肠”、“挂肚牵心”。 词语分解:
历史典故推荐:为民父母为:作为,充当。父母:即父母官,旧时对地方官的称呼,多指县令。 旧指地方行政长官。语出孟子.梁惠王上:“为民父母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恶在其为民父母也?”唐.陆贽赐京畿及同华等州百姓种子赈给贫人诏 |
随便看 |
历史词典共收录349559条历史相关词条,可在线查询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典故、历史地名、历史官职等历史知识,是历史研究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