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都指挥使历史词典解释
官名。五代始置,宋因之。为军一级统兵官。迁补则遥领刺史,再迁为厢都指挥使。
武官名。五代时军已为厢以下的军事编制单位,各军均以都指挥使为统兵官。宋承五代之制,在厢之下设军,其指挥官有都指挥使与都虞侯各一人。都指挥使别称军主。辽南面诸军与北面边防军中,军的指挥官亦称都指挥使。参见“诸指挥使司”。
词语分解:
- 军都的解释 1.军中战友。 唐 韦元甫 木兰歌:“门前旧军都,十年共崎嶇。本结兄弟交,死战誓不渝。今者见 木兰 ,言声虽是颜貌殊。”2.山名。在今 北京市 昌平县 境。 康有为 过昌平城望居庸关诗:“时平堡堠生青草,欲出 军都 弔鬼雄。” 舒芜 等注:“ 军都 ,山名, 居庸关 即在其上。”
历史官职推荐:咨议局议长
官名。清末各省咨议局长官。宣统元年1909置。每局一人,由该局议员选举产生,任期三年。掌总理全局事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