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南面方州官历史词典解释 辽朝职官类名。属南面官。辽立国后,仿中原地方建制,设府、州、军、县、乡等地方行政机构,置节度、观察、防御、团练等使及刺史、知州、知府、县令等官,统称为南面方州官。 词语分解:- 南面的解释 古代以坐北朝南为尊位,故天子、诸侯见群臣,或卿大夫见僚属,皆面南而坐。帝位面朝南,故代称帝位圣人南面而听天下。——易·说卦凡人有此一德者,足以南面称孤矣。——庄子·盗跖南面召见。——明· 宗臣报刘一丈书宰执以下,俱使之南面上坐。——清· 黄宗羲柳
- 州官的解释 1.州署中的属官。梁书·吕僧珍传:“ 僧珍 去家久,表求拜墓, 高祖 欲荣之,使为本州…… 僧珍 在任,平心率下,不私亲戚。从父兄子先以贩葱为业, 僧珍 既至,乃弃业欲求州官。”2. 宋 代以后,用以称一州的最高长官。古今小说·裴晋公义还原配:“相公见惯浑閒事,羞杀州官与县官。”
历史官职推荐:陆军师司令部 军队指挥机关。北洋政府始置,主官有师长中将一人,下设参谋长上校一人,参谋中、少校, 上尉三人;副官长中、少校一人,副官中,少尉二人,军法官二人,军需官六人,军医官五人,兽医官三人,军士十七人,兵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