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师怎么写好看:
三师书法图片
三师历史词典解释
官名合称。(1)太师、太傅、太保的合称。北魏始有此称,位上公,地位居二大、三公之上。名为辅导天子之官,位极尊而无职掌。北齐因之。北周改称三公。隋唐仍称三师,为赠予德高望重元老大臣的荣衔。唐末多为藩镇加官,遂至冗滥。辽因唐制。宋初为亲王、宰相等大臣的加官,后仅授予最受尊宠的大臣。徽宗时改称三公,为宰相之任。金复称三师,元代以后改称三公。(2)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的合称。
词语分解:
- 三师的解释 1. 北魏 以后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师。见通典·职官一。 唐 窦常 奉贺太保岐公诗:“五色詔中宣九德,百僚班外置三师。”金史·百官志一:“三师。太师、太傅、太保各一员,皆正一品,师范一人,仪刑四海。”2.星名。宋史·天文志二:“三公三星,在北斗杓南,及魁第一星西,一云在斗柄东,为太尉、司徒、司空之象。在魁西者名三师。”3.三国的军队。左传·隐公十年:“癸,亥,克之,取三师焉。” 杜预 注:“三
- 三的字典解释 三 sān 数名,二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叁”代):三维空间
- 师的字典解释 师 (師) shī 教人的人:老师
历史知识推荐:乔松年
1815—1875 清山西徐沟今清徐人,字健侯,号鹤侪。道光进士。初授主事、郎中。咸丰三年1853后历任松江和苏州知府、常镇通海道,参加镇压太平军。九年任两淮盐运使,办理江南、江北粮台,为江南、江北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