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军将佐怎么写好看:
三军将佐历史词典解释
武官名。春秋时晋国设置。据《左传》记载,晋于武公元年(鲁庄公十六年,公元前678年)始置一军,晋献公十六年(鲁闵公元年,公元前661年) 扩为上下二军。《左传·僖公二十七年》记其年“晋始作三军”,疏:“军行重者居中,故晋以中军为尊而上军次之。其二军则上军为尊,故闵元年(公元前661年) 公将上军。”二军各设将与佐,《左传·襄公二十五年》谓晋的三军将佐由六卿充任,亦称六正。晋的军队建制屡有变化,一度扩建为“六军”,参见该条。
词语分解:
- 三军的解释 1 ∶军队的统称三军过后尽开颜。——毛6*泽6*东七律·长征2 ∶古时指中军、上军、下军或中军、左军、右军。现指陆军、空军、海军
- 将佐的解释 指高级军官
历史官职推荐:营建司
官署名。国6*民6*党政府于民国三十一年公元1942年设置,管理全国工务行政,执行建筑法,都市计划法并管理一部分公用事业,如自来水。以司长为主官,下设科长、科员,分理司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