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喀尔喀蒙古 |
释义 | 喀尔喀蒙古历史地名 喀尔喀蒙古历史词典解释喀尔喀初见于明代,为蒙古六万户府之一,共十二部,其中内喀尔喀五部,外喀尔喀七部。内喀尔喀五部清初居住于兴安岭东南,编为巴林、札鲁特、敖汉、奈曼等四部五旗,属内札萨克(内蒙古)。外七部清初并为土谢图汗、车6*臣汗、札萨克图汗三部,雍正九年(1731年),又从土谢图汗部分出三音(赛因)诺颜汗部,共成四部八十六旗,属外札萨克,仍袭用喀尔喀蒙古称呼。地处今蒙古国杜尔格湖以东、木伦河以南、西乌尔特迤南除外区域。 词语分解:
历史地名推荐:鹳鹊楼亦作鹳雀楼。在今山西永济市西南蒲州城西南,旧在黄河中高阜处,时有鹳鹊栖息其上,故名。唐王之涣 登鹳鹊楼 诗即写此。北宋沈括 梦溪笔谈 卷15: “河中府鹳雀楼,三层,前瞻中条,下瞰大河,唐人留诗者甚 |
随便看 |
历史词典共收录349559条历史相关词条,可在线查询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典故、历史地名、历史官职等历史知识,是历史研究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