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逋客 |
释义 | 逋客历史典故 逋客怎么写好看:
逋客历史词典解释南朝.齐.孔稚珪《北山移文》:“世有周子,隽俗之士;既文既博,亦玄亦史。然而学遁东鲁,习隐南郭:偶吹草堂,滥巾北岳。……请回俗士驾,为君谢逋客。” 周子,周颙。隽俗之士,隽拔超俗之士。玄,指老子、庄子学说。东鲁,本为鲁国东部,此借指春秋时隐士颜阖。南郭,战国隐士南郭子綦。偶吹,指滥竽充数。草堂,周颙隐居钟山的住所。北岳,钟山。君,指北山山神。谢,拒绝。逋客,逃客,指周颙。南朝齐人孔稚珪,博学多才,清高不俗。他见到朋友周颙隐而复仕,大为轻蔑,写了《北山移文》,对周颙这样无官则隐,有官则仕的假隐士的庸俗人格,加以嘲讽,并拒绝其再来钟山。后因用为咏避世隐士或无官失意者的典故。 唐.耿湋《赠韦山人》诗:“失意成逋客,终年独掩扉。” 词语分解:
历史典故推荐:耳闻目见亲耳听见,亲眼看见。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归心:“夫信谤之征,有如影响,耳闻目见,其事已多。”宋 赵令畤侯鲭录卷二:“歌舞吴中第一人,绿鬓双鬟才十五,耳闻目见是何事,不谓其人乃如许。”亦作“耳闻眼见”、 |
随便看 |
历史词典共收录349559条历史相关词条,可在线查询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典故、历史地名、历史官职等历史知识,是历史研究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