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通济渠 |
释义 | 通济渠历史地名 通济渠怎么写好看:通济渠历史词典解释隋大业元年 (605) 开凿。为沟通黄、淮二大河的运河。《隋书·炀帝纪》: “发河南诸郡男女百余万,开通济渠,自西苑引谷、洛水达于河,自板渚引河通于淮。” 西段起自今河南洛阳市西,引谷水和洛水贯洛阳城东出循阳渠故道至偃师入洛,由洛水入黄河。东段自板渚 (今河南荥阳市北) 引黄河水东流,循汴水故道,经开封市折而东南流,经杞县、睢县、宁陵至商丘东南行蕲水故道,又经夏邑、永城、安徽宿州、灵壁、泗县、江苏泗洪至盱眙对岸入淮河。因为炀帝巡游所用,俗称御河。唐改名广济渠。这条运河的开凿促进了中原和江淮地区之间经济和文化的交流与发展。唐、宋时通称西段为漕渠和洛水,东段为汴河或汴渠。 隋大业元年(605年)开的运河。分东、西二段,西段起自东都洛阳(今河南洛阳市)西苑,引谷(穀)水、洛水贯洛阳城东出,循东汉阳渠故道至偃师入洛,由洛水入黄河;东段起自板渚(今河南荥阳市北)引黄河水东行汴水故道,至今河南省开封市别汴水折向东南至今商丘市东南行蕲水故道,再经安徽省于江苏省泗洪县至盱眙县对岸注入淮河。因为炀帝巡游所用,亦称御河。唐改名广济渠。唐宋时通称西段为漕渠和洛水,东段为汴河或汴渠。对隋及唐宋时期中原与江淮地区间经济、文化交流和发展,起了促进作用。参见“汴水”。 词语分解:
历史地名推荐:大冲河在今云南澄江县东北。清一统志·澂江府:大冲河“在河阳县东北十里罗藏山下,汇溪涧诸水为河,流入明湖。明隆庆中,水涨堤决,知县文嘉谟浚深之”。 |
随便看 |
历史词典共收录349559条历史相关词条,可在线查询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典故、历史地名、历史官职等历史知识,是历史研究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