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补阙 |
释义 | 补阙历史官职 补阙怎么写好看:补阙书法图片 补阙历史词典解释官名。唐武则天垂拱元年 (685) 置,左、右各二员,分隶门下、中书两省,掌供奉讽谏,天授二年(691)各增为五人,后至六人。从七品上,为士人清选。宋太宗端拱元年 (988) 改左、右司谏,南宋孝宗淳熙十五年 (1188)复旧称,光宗绍熙二年(1191)再改左、右司谏。辽朝置,左隶门下省左谏院,右隶中书省右谏院。金朝为正七品,隶谏院。明建文(1399补阙1402) 中罢六科给事中,增置左、右补阙。成祖即位,废。 官名。武则天时置,其职责是对皇帝进行规谏,有驳正诏书之权,还有举荐人员的任务。补阙分左右,左补阙属门下省,右补阙属中书省。北宋时改为左右司谏,南宋及元、明又设补阙,但都是随设随罢。左右补阙与左右拾遗,合称“遗补”。参看“左拾遗”、“右拾遗”。参见《新唐书·百官二·门下省·中书省》。 词语分解:
历史官职推荐:东京小宗伯上大夫参见“东京小宗伯”。 官名。北周置,为东京六府官属,秩正六命。任此职者见文馆词林卷四百五十二薛道衡大将军赵芬碑铭:“大象元年公元579年,置六府于洛阳,除小宗伯,摄夏官府事。”参见“小宗伯上大夫”。 |
随便看 |
历史词典共收录349559条历史相关词条,可在线查询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典故、历史地名、历史官职等历史知识,是历史研究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