閤门河历史词典解释
又名浩亹河。即今青海、甘肃境内的湟水支流大通河。《汉书·地理志》 金城郡: “浩亹水出西塞外,东至允吾入湟水。” 注引孟康曰: “浩亹音合门。”师古曰: “浩音诰。浩,水名也。亹者,水流峡山,岸深若门也。……今俗呼此水为閤门河,盖疾言之,浩为阁耳。” 《水经· 河水注》: “湟水又东与閤门河合,即浩亹河也,……閤门河又东径浩亹县故城南,王莽改曰兴武矣。阚骃曰: 浩,读门閤也,故亦曰閤门河,两兼其称矣。又东流注于湟水。”
词语分解:
- 閤门的解释 1.古代宫殿的侧门。 唐 韩愈 赴江陵途中寄赠王二十补阙李十一拾遗李二十六员外翰林三学士诗:“拜疏移閤门,为忠寧自谋?” 沉钦韩 注:“六典:‘ 宣政殿 之左曰 东上閤 ,右曰 西上閤 。’事文类聚:‘续通典:“ 天祐 二年勅: 东上 西上 閤门,制置各别。至于常事,则以 东上 居先。或大忌进名,遂用 西閤 为便。”知常日章奏於 东閤 门进也。’”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恚恨:“ 会昌 中,
- 河的字典解释 河 hé 水道的通称:河道
历史地名推荐:宁远河
①即今辽宁兴城市兴城河。明一统志卷25辽东都司:宁远河“源出宁远卫西北山谷间,南流至城西分为二派,环抱城郭,复合为一,南流入海”。②即今四川西昌市之西河。明一统志卷73四川行都司:宁远河“在都司城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