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廊坊之战 |
释义 | 廊坊之战历史知识 廊坊之战怎么写好看:廊坊之战历史词典解释义和团联合清军阻击八国联军的一次战斗。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五月,义和团运动在京津地区蓬勃发展,各国公使以保护使馆为名,调兵到北京进行干涉。五月十四日(6.10),英国海军中将西摩尔率英、美、德、法、俄、日、意、奥八国军队二千人,从天津乘火车赴京至廊坊车站时,因前面路轨已被义和团破坏,遂停下修路。十六日下午,义和团数百人发起进攻,未能取胜。十八日,又有大批义和团进攻廊坊;同时,一千多名义和团进攻盘踞在落岱车站的侵略军。二十日,京津铁路线上杨村站以南完全中断,西摩尔被迫率部分侵略军退至杨村,企图改由运河水路北犯。次日,大沽失守,天津军民6*联合抵抗侵略军。二十二日,数千义和团民和清军董福祥部两千士兵,猛攻廊坊敌军,激战数小时,敌军死伤五十四人。西摩尔败退,撤回天津。 词语分解:
历史知识推荐:名捕法律用语。亦作诏所名捕。皇帝下诏指名逮捕要犯。汉书·鲍宣传:“时名捕陇西辛兴。”颜师古注:“诏显其名而捕之。” |
随便看 |
历史词典共收录349559条历史相关词条,可在线查询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典故、历史地名、历史官职等历史知识,是历史研究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