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上国 |
释义 | 上国历史地名 上国怎么写好看:
上国历史词典解释①春秋时对中原诸国的通称。《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前544),吴“季札聘于鲁”。《史记·吴世家》:“为使上国。” ②对国都以西地区的泛称。《左传》:昭公十四年(前528),“楚子使然丹简上国之兵于宗丘,且抚其民”。杜注:“上国,在国都之西,西方居上流,故谓之上国。” ③指中央政府。《后汉书·陈蕃传》:“蕃乃上疏谏曰:夫诸侯上象四七,垂耀在天,下应分土,藩屏上国。” ④指京师、首都。唐刘长卿《客舍赠别韦九建赴任河南、韦十七造赴任郑县就便觐省》:“顷者游上国,独能光选曹。” 词语分解:
历史地名推荐:解口又称解。春秋周地,在今河南洛阳市东北。方舆纪要 卷48洛阳县: “解城在故洛阳城西南。战国策 苏代谓向寿,公与楚解口地,封小令尹以杜阳,解口即两解城也。” |
随便看 |
|
历史词典共收录349559条历史相关词条,可在线查询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典故、历史地名、历史官职等历史知识,是历史研究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