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石赴河怎么写好看:
负石赴河书法图片
负石赴河历史词典解释
连动 殷末申徒狄,背负重石投河而死。比喻以死明志。《庄子·盗跖》:“申徒狄谏而不听,负石自投于河。”《荀子·不苟》:“故怀负石而赴河,是行之难为者也,而申徒狄能之。”△多用于为一定目的而死方面。
词语分解:
- 负石的解释 庄子·让王:“﹝ 务光 ﹞乃负石自沉於 卢水 。”荀子·不苟:“故怀负石而赴河,是行之难为者也,而 申徒狄 能之。” 王先谦 集解引 王念孙 曰:“负,抱也。谓抱石於怀中而赴河也。”后以“负石”指抱石投水。示必死之决心。晋书·王坦之传:“枯槁之生,负石之死,格诸中庸,未入乎道,而况下斯者乎!” 宋 晁补之 冰玉堂辞:“嗟若士之弗获兮,羌何忿而负石?” 陈三立 宾南伯弢皆有见和遣兴之作掇此酬之诗:
- 河的解释 河 hé 水道的通称:河道
历史典故推荐:顽梗不化
犹顽固不化。曹亚伯武昌日知会之破案:“世之顽梗不化,腐旧自甘,而与新世界为仇者,究非其罪,实其有所不知也。”郭沫若棠棣之花第三幕第一场:“山坚,你往年同严仲子做过朋友,他的顽梗不化,你是明白的。”参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