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阳算学馆历史词典解释
清末民办教育机构。中日甲午战争后,谭嗣同、唐才常等提议在浏阳县城设立算学格致馆,以开风气。谭还筹集经费,拟订章程。欧阳中鹄拟将县城内南台书院改为算学格致馆,遭当地顽固派反对。经湖南巡抚陈宝箴、湖南学政江标鼎力支持,乃捐资结社,先招十六名学生,于光绪二十二年(1896)成立浏阳算学社,次年改为浏阳算学馆。聘晏孝儒为掌教。师生精研数学,功效日显,风气大开。戊戌政变后被解散。
词语分解:
- 浏阳的解释 县名。在湖南省东部,湘江支流浏阳河流域。农林产以稻、油茶、竹、木材、麻类为主,并产爆竹、豆豉、夏布等
- 学馆的解释 亦作“ 学舘 ”。 1.学舍;学校。 唐 郑谷 送颜明经及第东归诗:“閒来思学馆,犹梦雪窗明。”资治通鉴·后周太祖广顺三年:“自 唐 末以来,所在学校废絶, 蜀 毋昭裔 出私财百万营学馆。” 清 蒲松龄 闹馆:“上世裡我无曾入个学馆,看文书银钱票甚是作难。”2.学宫,学庙。 元 杨载 送丘子正之海盐诗:“海邦终寂寞,学舘尚穹崇。”参见“ 学宫 ”、“ 学庙 ”。3.即学堂。旧时命相家术语。 五代
历史知识推荐:度辽将军
将军名号。据汉书·昭帝纪6*元凤三年前78,因辽东乌桓反,以中郎将范明友为度辽将军,将骑击之。颜师古引应劭曰:“当度辽水往击之,故以度辽为官号。”宣帝时罢。东汉永平八年65,明帝为防止南北匈奴交通,乃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