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邸抄怎么写好看:
万历邸抄历史词典解释
历(曆)
书名。不著撰人。明抄本共三十二册。北京图书馆藏抄本十八册。录万历元年(1573)至十一年,二十年至二十一年,三十三年至三十五年,四十四年至四十五年之邸抄。每年择要酌抄数条,眉间有明人朱笔点勘。凡万历一朝大事,均详载之。史料价值极高。现有1969年台湾影印本。
词语分解:
- 万历的解释 明神宗朱翊公元的年号公元1573—1619年 万历初。——清· 张廷玉明史
- 邸抄的解释 亦作“ 邸钞 ”。即邸报。 明 张煌言 上鲁国主启:“春来閲邸抄,知去年十一月, 缅 夷内变,导虏入 缅 ,致我 永历皇帝 蒙尘。” 清 洪昇 长生殿·侦报:“[外:]呀,他要诛君侧之奸,非反而何?且住, 杨相 这本怎么不见邸抄?” 清 龚自珍 明良论四:“议处、察议之諭不絶於邸钞。” 姚雪垠 李自成第一卷第四七章:“我刚才一面看一面想起来 崇祯 九年春天在一份邸抄中看到兵科给事中 常自裕
历史知识推荐:候补
铨选制度。清制,凡未补授实缺之官员,在吏部候选,经吏部呈请分发名单,每月掣签一次,分发某部或某省听候委用,称为候补。出钱请免抽签,自指某处候补者,称指省或指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