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龙冈深雨为刑部员外莆田黄常祖题 |
朝代 | 明代 |
作者 | 叶槩 |
释义 | 原文南望闽关道路长,一抔黄壤在龙冈。 三年洒扫谁供事,千里驱驰祇自伤。 荆棘丛深春雨后,楸梧树老臈前霜。 锦衣得遂归荣愿,陇上焚黄倍有光。 诗词问答问:《龙冈深雨为刑部员外莆田黄常祖题》的作者是谁?答:叶槩 注释1.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出处:石仓历代诗选卷三百四十七 参考注释闽关指 福建 与内地相通的关隘。 清 傅鼎铨 《忆谢迭山》诗:“血战 安仁 败不还,洁身卖卜入 闽 关。” 道路供人马车辆通行的路;两地之间的通道。也用于比喻事物发展或为人处世所遵循的途径 人生道路 自张材村以东道路皆官军所未尝行。——《资治通鉴·唐纪》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孟子·梁惠王上》 黄壤(1).即黄土。《书·禹贡》:“ 雍州 ……厥土惟黄壤,厥田惟上上。” 晋 潘岳 《西征赋》:“蹈 秦 郊而始闢,豁爽塏以宏壮,黄壤千里,沃野弥望。”参见“ 黄土 ”。 (2).分布在热带、 * 带潮湿地区的黄色土壤,含有大量铁的氧化物,有黏性和强酸性,缺乏磷分。我国南方和西南有这种土壤。俗称“黄泥”。 (3).犹黄泉。《三国志·吴志·孙晧传》“以济元元” 裴松之 注引 晋 虞溥 《江表传》:“天匪亡 吴 ,孤所招也。瞑目黄壤,当復何颜见四帝乎!” 唐 杜牧 《池州李使君殁后十一日处州新命始到后见归妓感而成诗》:“黄壤不知新雨露,粉书空换旧铭旌。” 清 洪楝园 《悬岙猿·岛别》:“休思量,滩头戏嬉枝头望,故山风月任徜徉,只怕你主人不日归黄壤。”参见“ 黄泉 ”。 (4).地中;地底下。 唐 高彦休 《唐阙史·薛氏子为左道所悮》:“左道曰,家童暨役客辈,悉命具畚鍤之类,俟择日发土,须臾可以目验矣。无术以制,则逃匿黄壤,不復能追。” 洒扫用水喷洒地面,然后进行打扫 洒扫庭院 供事(1) (2) 清代京吏在衙门内各房科管理事务的,都称供事 (3) 奉事;履行职责 千里指千里马 先王之千里。——《吕氏春秋·察今》 驱驰(1) 策马快奔 军中不得驱驰 (2) 尽力奔走效劳 逐许先帝以驱驰。——诸葛亮《出师表》 (3) 驱使 驱驰毡裘之长。——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自伤(1) 自我悲伤感怀 他因自己是个残疾人而自伤 (2) 自己伤害自己 棘丛丛生的荆棘。比喻困境。 清 王夫之 《读四书大全说·论语·学而篇四》:“ 潜室 不与直截决去其疑,乃为‘纵是有之’之説,则愈入棘丛。” 春雨(1).春天的雨。《庄子·外物》:“春雨日时,草木怒生。” 唐 方干 《水墨松石》诗:“垂地寒云吞大漠,过 江 春雨入全 吴 。” 明 刘基 《春雨》诗:“春雨和风细细来,园林取次发枯荄。” (2).用以比喻恩泽。 明 无名氏 《鸣凤记·林遇夏舟》:“幸天恩同沾春雨,最堪悲,又分襟云山两处暌违。” (3).曲名。 苏曼殊 《本事诗》:“《春雨》楼头尺八簫,何时归看 浙江 潮。”自注:“《春雨》,曲名。” 锦衣(1).精美华丽的衣服。旧指显贵者的服装。《诗·秦风·终南》:“君子至止,锦衣狐裘。” 毛 传:“锦衣,采色也。” 孔颖达 疏:“锦者,杂采为文,故云采衣也。” 唐 李白 《越中览古》诗:“ 越王 句践 破 吴 归,义士还家尽锦衣。”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驾行仪卫》:“象七头,各以文锦被其身……锦衣人跨其颈。” (2).指禁卫军士卒。《前汉书平话》卷上:“黄罗旗盖下,见三千个锦衣簇拥,二百员战将遮护。” (3).指锦衣卫。亦指锦衣卫的官员。 明 冯梦龙 《智囊补·察智·周新异政》:“公在 浙 多异政,时锦衣纪纲擅宠,使千户往 浙 辑事,作威受赂, 新 捕治之。” 清 余怀 《板桥杂记·轶事》:“ 定生 大为锦衣 冯可宗 所辱。” 清 孔尚任 《桃花扇·会狱》:“听説要拿廵按 黄澍 、督抚 袁继咸 、大锦衣 张薇 。” 荣愿犹至愿,最大的心愿。荣,表敬之词。 宋 王安石 《辞南郊陪位表》:“自致惓惓之义,实有素情;再瞻穆穆之容,岂非荣愿!” 陇上泛指今 陕北 、 甘肃 及其以西一带地方。 晋 傅玄 《惟庸蜀》诗:“ 姜维 屡寇边, 陇上 为荒芜。”《晋书·刘曜载记》:“右军 刘干 攻 平襄 ,克之, 陇上 诸县悉降。” 宋 蔡挺 《喜迁莺》词:“ 汉 马嘶风,边鸿叫月, 陇上 铁衣寒早。” 焚黄旧时品官新受恩典,祭告家庙祖墓,告文用黄纸书写,祭毕即焚去,谓之焚黄。后亦称祭告祝文为焚黄。 宋 王禹偁 《送密直温学士西京迁葬》诗:“留守开筵亲举白,故人垂泪看焚黄。”《醒世恒言·独孤生归途闹梦》:“ 遐叔 回到家中,焚黄謁墓,杀猪宰羊,做庆喜筵席,遍请亲隣。” 清 赵翼 《王述庵道经毘陵停舟话旧》诗:“焚黄詔特荣先垄,飞白书应起赐楼。”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