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用人于社 |
释义 | 用人于社历史知识 用人于社怎么写好看:用人于社历史词典解释以人为牺牲祭祀社神。《左传·僖公十九年》:“宋公使邾文公用鄫子于次睢之社。”又,《昭公十年》:“平子伐莒,取郠。献俘,始用人于亳社。”皆为用敌酋为人牲于社之例。对人牲之处置,有“伐”,即以戈砍头;有“刿”,即割杀;有“施”(或称“刳”、“剔”),即剖腹掏肠;有“”(或作“磔”),即将经刳剔的人牲张开风干;有“”(或作“乇”),即刺颈取血;有“久”(或作“灸”),即炮烙人牲;有“鼐”(或作“烹”),即烹煮人牲;有“焚”(或作“”),即焚烧人牲;有“臽”,即活埋人牲;“俎”(或作“菹”),将人牲做成肉酱;有“彝”(或作“尸”),即杀而陈尸等。据研究,此系原始部落战争以俘献捷的人祭遗风。 词语分解:
历史知识推荐:张济①? —196东汉末武威祖历今甘肃靖远西南人。为董卓所部校尉。献帝初平二年192卓被杀后,随李傕等攻陷长安,纵兵杀掠,死者万余人。自为镇东将军,出屯弘农。及献帝东归洛阳,与傕等追杀朝官,掳掠乘舆辎重 |
随便看 |
历史词典共收录349559条历史相关词条,可在线查询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典故、历史地名、历史官职等历史知识,是历史研究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