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文殿御览历史词典解释
 书名。原称《玄洲苑御览》、《圣寿堂御览》。北齐左仆射祖珽领修。三百六十卷,分五十五部。武平三年(572)成书,时仅八个月。该书多据《华林遍略》,编成类书,体例谨严,颜之推亦参预其事。南宋时仍保存完整。明时多佚不传。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在敦煌莫高窟石室中发现有古类书抄本,凡二百五十九行,有人以为即此书残卷。
词语分解:
- 修文的解释 1.采取措施加强文治,主要指修治典章制度,提倡礼乐教化等。国语·周语上:“有不享则修文。” 韦昭 注:“文,典法也。” 唐  杜甫 客堂诗:“修文庙算正,献可天衢直。” 明  尹耕 秋兴诗:“不应干羽修文日,岁岁三关有战场。”参见“ 修文偃武 ”。2.旧以“修文郎”称阴曹掌著作之官,故以“修文”指文人之死。 唐  杜甫 哭李常侍峄诗之一:“一代风流尽,修文地下深。” 明  陶宗仪 辍耕录·挽文教授
- 御览的解释 1.皇帝观览。北史·齐纪下·后主:“是月,敕撰玄洲苑御览,后改名圣寿堂御览。” 宋  周密 齐东野语·以赋罢相:“ 阜陵 在位,上庠月书前列试卷,时经御览。” 明  陈汝元 金莲记·射策:“诸生试卷,尽经御览。”花月痕第十四回:“﹝ 明  经略 ﹞大喜道:‘这等议论,与 荷生 一般通达,可以大用。’次日便呈御览。” 孙犁 秀露集·关于纪昀的通信:“把书缮写清楚之后,上呈御览。”2.指 宋  李昉 
历史知识推荐:东观令
 官名。三国吴置。掌校订宫廷藏书及修史。下设丞为副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