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者志之所之历史词典解释
志:思想感情。 诗歌是人的思想感情的流露。语出《文选.卜子夏〈毛诗序〉》:“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宋.徐铉《邓生诗序》:“古人云:‘诗者志之所之也。’故君子有志于道,无位于时,不得伸于事业,乃发而为诗咏。”《鹤林玉露.甲编》卷六:“杨宋卿以诗集求品题,(朱文)公答之曰:‘诗者,志之所之,岂有工拙哉!亦观其志之高下如何耳。’”
词语分解:
- 所之的解释 所去的地方。晋书·隐逸传·孟陋:“时或弋钓,孤兴独归,虽家人亦不知其所之也。” 唐 杜牧 题桐叶诗:“ 三吴 烟水平生念,寧向閒人道所之。”东周列国志第二五回:“ 宫之奇 尽族而行,不言所之。”
历史典故推荐:名垂百世
见“名垂后世”。三国演义57回:“命终三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