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司直怎么写好看:
太子司直历史词典解释
官名。唐高宗显庆元年(650) 端尹 (詹事) 府始置,员二人; 龙朔二年(662) 改隶桂坊,置三员,职比侍御史。咸亨元年(670) 依旧二员,隶詹事府,正七品上,掌纠劾东宫宫僚及率府之兵,太子监国则与詹事、庶子为三司使,一人与司议郎、舍人分日受理启状。
官名。唐代太子詹事府有司直二人,正七品上,比侍御史,掌纠劾宫寮及率府之兵。皇太子朝,则分知东西班。太子监国,则司直一人与司议郎、舍人分日受理启状。太子出,则分察卤簿之内。其属有令史、书令史、亭长、掌固。见《新唐书·百官四上·东宫官·詹事府》、《通典·职官十二·太子詹事·司直》。
词语分解:
- 太子的解释 已确定继承帝位或王位的帝王的儿子太子月恐惧。——战国策·燕策有以报太子。荆轲知太子不忍。请立太子为王。——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 司直的解释 1.主正人过。亦指主正人过的人。诗·郑风·羔裘:“彼其之子,邦之司直。” 王引之 经义述闻·毛诗上“邦之司直”引 王念孙 曰:“直,谓正人之过也……是邦之司直,主正人过。”淮南子·主术训:“ 汤 有司直之人。”汉书·叙传下:“ 宽饶 正色,国之司直。”南史·殷冲传:“ 淳 弟 冲 字 希远 ,位御史中丞,有司直之称。” 清 陈梦雷 西洋贡狮子赋:“譬则司直立朝,姦回志折。”2.官名。指丞相司直,
历史官职推荐:北京清吏司郎中
官名。明初户部所属北京清吏司及刑部所属北京清吏司均置,各一人,正五品,掌本司事,永乐十八年1420随清吏司并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