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十死不问 |
释义 | 十死不问历史典故 十死不问怎么写好看:
十死不问历史词典解释谓即使犯十次死罪也予宽恕。《北史.艺术传上.皇甫玉》:“孝昭赐赵郡王十死不问,王喜曰:‘皇甫玉相臣,云当恶死,今复何虑?’” 主谓 就是犯了死罪也都予以宽恕。《北史·艺术传上·皇甫玉》:“孝昭赐赵郡王十死不问,王喜曰:‘皇甫玉相臣,云当恶死,今复何虑?’”△多用于执行刑法方面。 词语分解:
历史典故推荐:安于一隅甘心在某一角落偷安,不求进取。宋 陈亮上孝宗皇帝第二书:“臣恭惟皇帝陛下厉志复仇,不肯即安于一隅,是有功于社稷也。” 述补 苟安在某一角落。形容不求进取。宋·陈亮上孝宗皇帝第二书:“臣恭惟皇帝陛下厉志 |
随便看 |
历史词典共收录349559条历史相关词条,可在线查询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典故、历史地名、历史官职等历史知识,是历史研究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