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戒律 |
释义 | 戒律历史知识 戒律怎么写好看:戒律书法图片 戒律历史词典解释①佛教名词。合梵文Sila(戒、持戒)和Vinaya(律)的意译而成,或仅指“戒”言。戒者,制也,含禁绝、制止之义,有五戒(一不杀生;二不盗;三不邪淫;四不妄语;五不饮酒)、八戒、十戒、二百五十戒(比丘戒)、三百四十八戒(比丘尼戒)等种类。律者,法也,系对“戒”的解释,规定犯与不犯、轻与重等各种界限。②道教名词。系防止道士“恶心邪欲”、“乖言戾行”的条文。始于两晋南北朝时期,由上清、灵宝、新天师道等道派沿袭佛教戒律,制“五戒”、“八戒”,以及吸取儒家伦6*理思想而制定“十戒”和其他戒律。 词语分解:
历史知识推荐:卖爵汉代二十等爵均可买卖。自西汉初年即制订有卖爵令。汉书·食货志载:景帝时“上郡以西旱,复修卖爵令,而裁其贾以招民”。终汉之世,卖爵成为封建统治者解决财政困难的重要手段。买爵或以钱、粟,或输奴婢。其价因 |
随便看 |
历史词典共收录349559条历史相关词条,可在线查询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典故、历史地名、历史官职等历史知识,是历史研究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