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楷模怎么写好看:
天下楷模历史词典解释
楷模,亦作模楷。模范,典范。桓灵间,李膺等人敢于同专擅朝政的宦官势力进行斗争,并对其不法行为加以严惩,在当时太学生中有着很高的声望,因被喻为“天下模楷”,意为其行为道德足堪作为整个社会的榜样。
【出典】:
《后汉书》卷67第2186页《党锢列传序》:“因此流言转入太学,诸生三万余人,郭林宗、贾伟节为其冠,并与李膺、陈蕃、王畅更相褒重。学中语曰:‘天下模楷李元礼(元礼,李膺字),不畏强御陈仲举(陈蕃字仲举),天下俊秀王叔茂。’”
【例句】:
西晋·陈寿《三国志·魏书·管宁传附胡昭》:“尺牍之迹,动见模楷焉。”
词语分解:
- 天下的解释 1 ∶四海之内,全中国鱼鳖鼋鼍为天下富。——孙子·谋政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孟子·公孙丑下天下三分。——诸葛亮出师表天下之美。——明· 刘基郁离子·千里马篇2 ∶人世间,社会上天下谁人不识君。——唐· 高适别
- 楷模的解释 值得学习的人或事物;榜样故北中郎将卢植,名著海内,学为儒宗,士之楷模,国之桢干。——后汉书·卢植传以雷锋为楷模教育学生
历史典故推荐:席不暇温
形容忙于奔走,无时间久留。晋葛洪抱朴子·正郭: “及至衰世,栖栖惶惶,席不暇温,志在乎匡乱行道,与仲尼相似。” 参见:○席不暇暖 见“席不暇暖”。晋·葛洪抱朴子·正郭:“及至衰世,栖栖惶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