属国都尉怎么写好看:
属国都尉历史词典解释
官名。管理属国事务之行政长官。西汉武帝元狩三年(前120)置五属国于西北边郡,安置内附匈奴族,沿其旧俗,置匈奴官号,设都尉主之,掌民政军事,兼负戍卫边塞之责,秩比二千石。属官有丞、候、千人等。初隶典属国,后典属国省并大鸿胪,遂直隶中央,与诸郡守略同。宣帝以后,属国或增置,或废罢,兼安置羌族。东汉西北、东北、西南等边境地区皆置,多从诸郡中分置以安置降附、内属匈奴、胡、羌等少数民族,属官或设长史、主簿等员。三国蜀亦置,后废。
词语分解:
- 属国的解释 古时附属于宗主国的国家
- 都尉的解释 官名,次于将军的军官吴广为都尉。——史记·陈涉世家项王使都尉 陈平召 沛公。——史记·项羽本纪
历史知识推荐:下数
算学术语。大数进位制度中十进制者。见“三等数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