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古通今怎么写好看:
披古通今书法图片
披古通今历史词典解释
披:翻阅。通:通晓。阅读通晓古今书籍。《艺文类聚》卷六九引南朝梁.简文帝《书案铭》:“敬客礼贤,恭思俨束,披古通今,察奸理俗。”
并列 披,翻览。通,通晓。翻阅通晓古今书籍。南朝梁·萧纲《书案铭》:“敬客礼贤,慕思俨束,披古通今,察奸理俗。”△褒义。多用于表现人物的博识方面。→博古通今 ↔日不识丁
词语分解:
- 披的解释 披 pī 覆盖在肩背上:披星戴月
- 通今的解释 通晓当今的知识。 宋 周必大 敷文阁学士李仁甫挽词:“鸣珮 甘泉 不乏人,谁能博古復通今。” 清 彭玉麟 广学校:“夫所贵於儒者,贵其博古耳,通今耳。” 郑观应 题何沃生胡翼南新政书诗:“泥古不通今, 亚洲 成瓦裂。”
历史典故推荐:长揖
①泛指行礼致意。晋郭璞游仙诗之一: “高蹈风尘外,长揖谢夷齐。” 谢: 一作告别; 一作谢罪。②谓对上以礼而行事,不卑躬屈节。明史·海瑞传: “〔海瑞〕署南平教谕,御史诣学宫,属吏咸伏谒,瑞独长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