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水陆攻战图铜鉴 |
释义 | 水陆攻战图铜鉴历史知识 水陆攻战图铜鉴怎么写好看:水陆攻战图铜鉴历史词典解释 战国初期青铜器。共两件一对,形制相同。1935年出土于河南汲县(今卫辉)山彪镇1号墓。大口,束颈,曲壁,平底圈足,壁间对生四兽耳衔环。一件高29.6厘米,口径54.6厘米,厚0.2厘米,另一件稍小。器壁四周有水陆攻战图案,两件图案略同,系用紫色金属镶嵌而成。画面共二百八十六个人物,约可分为四十一组。图像中的战士皆短装、束腰、佩剑,所用武器有戟、戈、剑、弓矢、盾、垒石、云梯,用以指挥战斗的有旗、鼓、丁宁等。交战双方或执兵相搏,或张弓劲射,或奋力划舟,或援梯勇攀,不仅表现了当时水陆激战的场面,也反映了当时步兵的编制与各种武器的使用情况。一说所绘短发者表示南方吴越部族,长发者为中原部族,是南北两地部族交战之写实。 水陆攻战图铜鉴图像(局部) 词语分解:
历史知识推荐:公费清代以办公之费为名,于俸饷、养廉之外发给文武官员的补贴银两。无论京官和地方官,一品至九品官员以秩而降,月给银五两至一两不等,通计约二十余万两,皆取于耗羡。 |
随便看 |
历史词典共收录349559条历史相关词条,可在线查询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典故、历史地名、历史官职等历史知识,是历史研究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