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渔阳掺挝 |
释义 | 渔阳掺挝历史典故 渔阳掺挝怎么写好看:
渔阳掺挝历史词典解释《后汉书.祢衡传》载:汉末名士祢衡字正平,在曹操军中供职,他恃才傲物,得罪曹操,曹操降他为鼓吏。一次元宵节晚宴,曹操有意羞辱祢衡,命祢衡为宾客击鼓助兴。祢衡裸身扬棰击鼓,作《渔阳掺挝》曲,音调悲壮,锵锵如金石之声。鼓击三遍,四座宾客皆为之感动。《世说新语.言语》亦有类似记载。后因以“渔阳掺挝”为咏祢衡的典故。亦借喻慷慨激昂的鼓乐。闻一多《时代的鼓手》:“用他那流着鲜血的手,抢过主帅手中的棰来擂出的鼓声,是祢衡那喷着怒火的《渔阳掺挝》。” 词语分解:
历史典故推荐:繁荣富强国家兴旺发展,富足强大。峻青理想的文学与文学的理想:“在我们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涌现出了许多胸怀大志、脚踏实地,为把我们国家建设成为繁荣富强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艰苦奋斗的社会主义新人。” 并列 形容 |
随便看 |
|
历史词典共收录349559条历史相关词条,可在线查询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典故、历史地名、历史官职等历史知识,是历史研究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