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孜纳普达坂历史词典解释
一作浑楚鄂帕山口。即今新疆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南喀喇昆仑山之红其拉甫达坂。其南为克什米尔。清宣统《新疆图志》卷9:红孜纳普达坂“通坎巨堤”。
词语分解:
- 达坂的解释 源于蒙语dabayan。山口;山岭。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五:“一日,过 闢展 七达坂,车四辆,半在岭北,半在岭南。”原注:“达坂,译言山岭,凡七重,曲折陡峻,称为天险。”人民日报1972.11.22:“这一路上,要过四十多条水深流急的冰河,还要翻越一座海拔六千多米的 坎都尔 冰达坂。”
历史地名推荐:天文殿
北魏平城宫殿。在今山西大同市北。据魏书·太祖纪 载:天兴元年398“秋七月,迁都平城,始营宫室,建宗庙,立社稷。……冬十月,起天文殿。……十有二月己丑,帝临天文殿,太尉、司徒进玺绶,百官咸称万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