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通州怎么写好看:
伊通州历史词典解释
清光绪八年(1882)升伊通河巡检置,属吉林府。治所即今吉林伊通满族自治县。民国郭熙楞《吉林汇征》:伊通县“地名伊通河,又作伊图河、伊屯河,史名一秃河, 皆伊通之转音”。宣统元年(1909)升为直隶州。辖境相当今吉林伊通,四平等市县地。1913年改为伊通县。
清光绪八年(1882年)置,治今吉林省伊通满族自治县。属吉林府。宣统元年(1909年)升为直隶州。次年降为散州,隶西南路道。1913年降为县。
词语分解:
- 州的字典解释 州 zhōu 古代的一种行政区划,所辖地区的大小历代不同(后多用于地名):州县
历史地名推荐:十万大山
又称十万山。在今广西上思县西南部。明史·地理志 上思州:“南有十万山,上思水出焉。”清史稿·地理志 防城县:“十万大山在西北。”明史·广西土司传:洪武二年1369,丘广等讨左江上思州黄英杰,“英杰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