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玉箫逢韦郎 |
释义 | 玉箫逢韦郎历史典故 玉箫逢韦郎历史词典解释比喻有情人受挫折而终于团圆。宋史达祖《寿楼春·寻春服感念》词: “身是客,愁为乡。算玉箫犹逢韦郎。” ●唐范摅《云溪友议》卷三: “韦皋少游江夏,止于姜使君之馆,有小青衣曰玉箫,常令承侍,因而有情。后皋归省,遂与玉箫言约,少则五载,多则七年来娶。因留玉指环,并诗遗之。至八年春不至,玉箫叹曰: ‘韦家郎君,一别七年,是不来矣。’ 遂绝食而殒。”后韦皋得一歌女,面貌与玉箫极为相似,中指有肉隐起如玉环,人以为玉箫再世。相传唐代韦皋未仕时结识姜姓人家幼婢玉箫,二人约为夫妇,但韦皋失约,玉箫绝食而亡。后玉箫转世,终为韦皋侍妾。 词语分解:
历史典故推荐:不避水火见“不避汤火”。水浒传58回:“贤弟心中有何危厄不决之难,但请尽说不妨,便当~,力为解救,与汝相助。” |
随便看 |
历史词典共收录349559条历史相关词条,可在线查询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典故、历史地名、历史官职等历史知识,是历史研究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