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港镇怎么写好看:
鹿港镇历史词典解释
即今台湾省彰化县西南鹿港镇。原名鹿仔港。清乾隆四十九年 (1784) 开为商埠。日本占领期间于1897年改名鹿港。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设鹿港镇。
在台湾省彰化县西部偏北、彰化平原北部,西临台湾海峡。面积39.5平方千米。人口约8万。本省早期经济重镇,原为高山族平埔人居地,名马芝遴社。明天启年间大陆商人迁此聚居。以地多鹿,故名鹿仔港。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改名鹿港。为粮食集散地。清代马芝堡(又名鹿港半堡),日占时设鹿港街属台中州。1945年光复后废街设镇。清初为台闽间贸易要港,咸丰元年(1851年)因浊水溪泛滥,港口淤塞,商业衰落。特产香纸扇、木雕刻、明镜、竹器等。17号省道纵贯西部滨海。古迹有龙山寺。
词语分解:
- 鹿港的解释 1.蓄水河港。续资治通鉴·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 莹 请修顿固双斗门於减水河口,为束水鹿港以均节壅溢,奏可。”2.地名。在 台湾省 本岛西岸、 彰化 西南。 台湾省 早期与大陆联系的主要港口之一。
- 镇的字典解释 镇 (鎮) zhèn 压:镇尺(用金属、玉石等制成的尺形文具,用来压书和纸
历史地名推荐:斗坛口
在今四川仪陇县东南六十里仪陇河西。一说今蓬安县北茶亭乡蓬池坝。旧唐书·地理志 大寅县:“旧治斗子山,后移治斗坛口,今为蓬州治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