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子虚乌有 |
释义 | 子虚乌有历史典故 子虚乌有怎么写好看:子虚乌有书法图片 子虚乌有历史词典解释子虚:空虚;不真实。乌有:哪有,没有。后以此典指假设虚构;或形容不存在、没有之事。此典指司马相如借空虚没有而假托之事,写成《子虚赋》,意在讽谏。司马相如以“子虚”为空言虚语,是为称说楚国之美;“乌有先生”,为哪有这事,是为齐国诘难楚国;“无是公”,为没有此人,是为阐明作天子之道理。因而凭空假借这三个人写成文章,用以推想天子、诸侯在苑囿(yuàn yòu院又,养禽善、种树木之地方)游玩打猎之情景。那篇文章结束,归结到“节俭”二字,想以此劝谏天子。进献给天子,天子大为高兴。 【出典】: 《史记》卷117《司马相如列传》3003页:“相如以‘子虚’,虚(空)言也,为楚称;‘乌有先生’者,乌(哪。副词)有此事也,为齐难;‘无是公’者,无是人也,明天子之义。故空藉此三人为辞,以推天子、诸侯之苑囿,其卒童归之于‘节俭’,因以风(fěng讽,通“讽”,用含蓄话暗示和劝告)谏(jiàn剑,规劝君主、尊长、朋友改正错误和过失)。奏之天子。天子大悦(yuè月,同“悦”,高兴)。” 【例句】: 汉·班固《汉书·叙传下》:“文艳用寡,子虚乌有,寓言淫雨,托风终始,多识博物,有可观采,蔚为辞宗,赋颂之首。”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五:“然其事为理所宜有,固不必以子虚乌有视之。” 清·沈惟贤《万国演义·序》:“文贵征实,不蕲于振奇,所以愧文士子虚乌有之习也。” 茅盾《爱读的书》:“所以我们的‘兴趣’,有时会从现代转到古代,乃至子虚乌有的幻想的世界。我个人爱读的文学作品,就有不少是历史的和幻想的。” 并列 子虚,并非真实;乌有,哪有此事。虚构的人或事。语本汉·司马相如《子虚赋》:“楚使子虚使于齐,王悉发车骑,与使者出畋。畋罢,子虚过奼乌有先生,亡是公存焉。”叶永烈《是是非非“灰姑娘”》:“后来,有关部门终于查明,所谓‘**’的报道,纯属子虚乌有!”△多用于描写不存在的人或事物。也作“乌有子虚”。 词语分解:
历史典故推荐:万钱食同“日食万钱”。宋 陆游食荠十韵诗:“一扫万钱食,终老稽山旁。” |
随便看 |
历史词典共收录349559条历史相关词条,可在线查询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典故、历史地名、历史官职等历史知识,是历史研究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