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薪火之喻 |
释义 | 薪火之喻历史知识 薪火之喻怎么写好看:薪火之喻历史词典解释魏末晋初杨泉、南朝宋何承天等人对形神关系的比喻。认为精神依赖于形体,犹火待薪而燃,薪尽火灭,人死神亡。杨泉《物理论》:“人含气而生,精尽而死。死,犹澌也,灭也。譬如火焉,薪尽而火灭,则无光矣。故灭火之余,无遗炎矣;人死之后,无遗魂矣。”何承天《答宗居士书》:“形神相资,古人譬以薪火,薪弊火微,薪尽火灭,虽有其妙,岂能独传”(《弘明集》卷三)。 词语分解:
历史知识推荐:御河①封建时代往往称皇室御用的河道为“御河”。如隋代的通济渠、永济渠,清代京师皇城内的玉泉等。②宋元时代所谓的“御河”,专指今河南、河北二省境内的卫河,即隋所开永济渠的一部分。 |
随便看 |
历史词典共收录349559条历史相关词条,可在线查询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典故、历史地名、历史官职等历史知识,是历史研究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