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 | 须有同舟共济之心方能制敌 不明阋墙御敌之道何足救亡 |
释义 | 须有同舟共济之心方能制敌 不明阋墙御敌之道何足救亡挽联,挽英烈,12字对联 对联全文上联:须有同舟共济之心方能制敌 对联备注:(朱2德、彭2德2怀挽“平江惨2案”烈士) 参考注释同舟共济[be in the same boat;cross a river in the same boat] 同船渡河,相为照应。比喻利害得失相同者要患难与共,通力合作 不明(1) [do not understand]∶没有理解或不懂得 不明事理 (2) [be not clear]∶不了解,未弄清 不明真象 阋墙见“ 鬩墙 ”。 亦作“ 鬩墻 ”。语本《诗·小雅·常棣》:“兄弟鬩于墙,外御其务。”谓兄弟相争于内。后用以指内部相争。一本作“ 鬩墙 ”。 明 吾丘瑞 《运甓记·琅琊就镇》:“皇路多艰,鬩墙频搆,愧拥节旄南控。”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三》:“使遭兄弟之变者尽如是,鬼尚有鬩墻之衅乎。” 郭沫若 《贺日本内山书店成立三十周年纪念》诗:“如何垄断居奇者,尾逐妖星惯鬩墻。” 御敌防御敌人。《孔丛子·儒服》:“命勇谋之将以御敌,先使之迎于敌所从来之方,为坛祈克乎五帝。”《晋书·明帝纪赞》:“ 晋阳 御敌, 河西 全壤。” 何足犹言哪里值得。《史记·秦本纪》:“﹝ 百里傒 ﹞谢曰:‘臣亡国之臣,何足问!’” 晋 干宝 《搜神记》卷一六:“ 颖 心愴然,即寤,语诸左右,曰:‘梦为虚耳,亦何足怪。’” 明 李贽 《复夏道甫》:“再勤学数年便当大捷矣,区区一秀才,何足以为轻重。” 鲁迅 《且介亭杂文二集·非有复译不可》:“但因言语跟着时代的变化,将来还可以有新的复译本的,七八次何足为奇,何况 中国 其实也并没有译过七八次的作品。” 救亡[save the nation from extinction] 拯救祖国使免遭灭亡 救亡图存 |
随便看 |
|
经典对联大全收录11110副对联,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春联、挽联及其它经典对联的释义,是国学研究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