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 | 至乐莫过读书,至要莫如教子; 寡智乃能习静,寡营乃可养生。 |
释义 | 至乐莫过读书,至要莫如教子; 寡智乃能习静,寡营乃可养生。名人名家,厅堂,12字对联 对联全文上联:至乐莫过读书,至要莫如教子; 对联备注:(清-蒋士铨《大厅联》) 参考注释至乐最高妙的音乐。《庄子·天运》:“夫至乐者,先应之以人事,顺之以天理,行之以五德,应之以自然,然后调理四时,太和万物。”《吕氏春秋·制乐》:“欲观至乐,必於至治。”《大戴礼记·王言》:“至乐无声,而天下之民和。” 最大的快乐。《庄子·至乐》:“至乐无乐,至誉无誉。” 晋 陆机 《招隐》诗:“至乐非有假,安事浇醇朴。” 明 方孝孺 《赠河南王佥事序》:“遇时而得位者,众人之所慕,非君子至乐之所存也。” 读书(1) [read]∶看着书本出声读或默读 (2) [study]∶正式学习一个科目或课程 她读书很用功 至要(1).事理或学问的要旨、要诀。《商君书·农战》:“王者得治民之至要,故不待赏赐而民亲上,不待爵禄而民从事,不待刑罚而民致死。”《后汉书·仲长统传》:“大道虽夷,见几者寡。任意无非,适物无可。古来绕绕,委曲如琐。百虑何为?至要在我。”《晋书·许迈传》:“时 南海 太守 鲍靚 隐跡潜遁,人莫之知。 迈 乃往候之,探其至要。” (2).紧要;极其重要。 明 沉德符 《野获编·禨祥·甘露瑞雪》:“又言七日奏请青词,尤为至要。” 莫如[would be better] 不如;这样选择较好 与其你去,莫如他来 教子[godchild;godson] 在洗礼时某人为教父,而教父保证将其教养成为基督徒 寡智亦作“ 寡知 ”。缺少智慧。《国语·晋语二》:“ 杜原款 将死,使小臣 圉 告于 申生 :‘ 款 也不才,寡智不敏,不能教导,以至於死。’” 汉 刘向 《谏营昌陵疏》:“德弥厚者葬弥薄,知愈深者葬愈微。无德寡知,其葬愈厚,丘陇弥高,宫庙甚丽,发掘必速。” 习静亦作“ 习靖 ”。靖、静古通。谓习养静寂的心性。亦指过幽静生活。 汉 焦赣 《易林·噬嗑之大过》:“奇适无耦,习靖独处。” 南朝 梁 何逊 《苦热》诗:“习静閟衣巾,读书烦几案。” 唐 王维 《积雨辋川庄作》诗:“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liu4四回:“原来这所房子,是 继之 祖老太爷晚年习静之处。” 冰心 《寄小读者》二十:“暑天宜习静,愿你们多写作。” 寡营欲望少,不为个人营谋打算。 唐 韦应物 《与韩库部会王祠曹宅作》诗:“守默共无吝,抱冲俱寡营。” 清 刘大櫆 《<严遥青诗集>序》:“ 严君 遥青 为学官弟子,而其心泊然寡营,不为科举所荡摇,不以得失而摧挫。” 乃可(1).竟可。《列子·汤问》:“人之巧,乃可与造化者同功乎!” (2).才可。《百喻经·倒灌喻》:“昔有一人患下部病,医言当须倒灌乃可瘥耳。” (3).岂可,那可。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任诞》:“ 张季鹰 纵任不拘,时人号为 江东 步兵。或谓之曰:‘卿乃可纵适一时,独不为身后名邪?’”《南齐书·张敬儿传》:“足下乃可不通大理,要听君子之言,岂可罔灭天理,一何若兹?” (4).宁可;宁使。《敦煌变文集·丑女缘起》:“将来今日目前,见这箇弱事,乃可不要富贵,亦不藉你官职。” 养生[preserve one's health;keep in good health] 保养身体 养生之道 得养生焉。——《庄子·养生主》 |
随便看 |
|
经典对联大全收录11110副对联,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春联、挽联及其它经典对联的释义,是国学研究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