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 | 逐水草而居部落民风南楚竞 刑犬马以祭渊源盟制北方强 |
释义 | 逐水草而居部落民风南楚竞 刑犬马以祭渊源盟制北方强名胜,湖北,12字对联 对联全文上联:逐水草而居部落民风南楚竞 对联备注:(沙口陆氏宗祠,在洪湖市沙口,陆氏始祖为元太祖成吉思汗六孙阿里不哥,后与四兄忽必烈争王位,兵败,南逃至此,隐姓埋名,遂以排行为姓,改姓陆) 参考注释水草(1) [water grass]∶几种禾草或禾草状植物中的一种,繁盛生长在潮湿地方的 (2) [waterweed]∶任何漂浮水面或沉底的水生植物 部落[tribe] 由若干血缘相近的氏族组成的集体 以色列的十二个部落 民风[social mood;customs and morals of the people] 民众的风气;民间风俗 民风淳朴 南楚古地区名。 春秋 战国 时, 楚国 在中原南面,后世称 南楚 ,为三 楚 之一。北起 淮 汉 ,南至 江南 ,约包括今 安徽 中部、西南部, 河南 东南部, 湖南 、 湖北 东部及 江西 等地区。 战国 楚 宋玉 《登徒子好色赋序》:“且夫 南楚 穷巷之妾,焉足为大王言乎?”《史记·货殖列传》:“ 衡山 、 九江 、 江南 、 豫章 、 长沙 ,是 南楚 也,其俗大类 西楚 。” 三国 魏 曹植 《王仲宣诔》:“我公奋鉞,耀威 南楚 , 荆 人或违,陈戎讲武。” 犬马(1).狗和马。《书·旅獒》:“犬马非土性不畜,珍禽奇兽不育于国。” (2).特指良狗名马。引申为玩好之物。《孟子·梁惠王下》:“事之以犬马,不得免焉。”《东观汉记·北海敬王睦传》:“大夫其对以孤袭爵以来,志意衰惰,声色是娱,犬马是好。” 宋 苏辙 《汉昭帝论》:“小人先之,悦之以声色犬马,纵之以驰骋田猎。” (3).旧时臣子对君上的自卑之称。 三国 魏 曹操 《上书让增封武平侯及费亭侯》:“虽有犬马微劳,非独臣力,皆由部曲将校之助。” 宋 司马光 《请建储副或进用宗室第三状》:“臣独不爱犬马之躯,为陛下言之。” (4).卑幼者对尊长的自谦之称。 唐 牛僧孺 《玄怪录·岑顺》:“将军天质英明,师真以律;猥烦德音,屈顾疵贱。然犬马之志,惟欲用之。” 明 陈汝元 《金莲记·释愤》:“螻蚁命,劳相释,承恩德,承恩德,犬ma9报,知何日。”参见“ 犬马之劳 ”。 (5).喻小人。《后汉书·王符传》:“一旦富贵,则背亲捐旧,丧其本心,疎骨肉而亲便辟,薄知友而厚犬马。”《北齐书·后主幼主帝纪论》:“卖官鬻狱,乱政淫刑,刳剒被於忠良,禄位加於犬马,谗邪并进,法令多闻。” (6).古代大夫生病的婉辞。《公羊传·桓公十六年》:“属负兹舍,不即罪尔” 汉 何休 注:“天子有疾称不豫,诸侯称负兹,大夫称犬马,士称负薪。” 徐彦 疏:“大夫言犬马者,代人劳苦,行役远方,故致疾。” 渊源[source;origin] 源流,本原 测其渊源,览其清浊,未有厉俗独行若宁者也。——《三国志·管宁传》 事物渊源 北方(1) [north]∶向北的方向;地球北极的方向 (2) [the North]∶特指中国黄河以北的地区 北方有侮臣者。——《墨子·公输》 且北方之人,不习水战。——《资治通鉴》 |
随便看 |
|
经典对联大全收录11110副对联,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春联、挽联及其它经典对联的释义,是国学研究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