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 | 青眼识英雄寒素何嫌忆当年北虏鸱张桴鼓亲操半壁山河延宋祚 红颜摧大敌须眉有愧看此日东风浩荡崇祠重整千秋令馨仰淮塬 |
释义 | 青眼识英雄寒素何嫌忆当年北虏鸱张桴鼓亲操半壁山河延宋祚 红颜摧大敌须眉有愧看此日东风浩荡崇祠重整千秋令馨仰淮塬名胜,江苏 对联全文上联:青眼识英雄寒素何嫌忆当年北虏鸱张桴鼓亲操半壁山河延宋祚 对联备注:(淮安梁红玉祠,在其故里北辰坊。青眼:史载晋阮籍能为青白眼) 参考注释青眼[good graces] 黑色的眼珠在眼眶中间,青眼看人则是表示对人的喜爱或重视、尊重(跟“白眼”相对) 英雄[hero] 非凡出众的人物。指见解、才能超群出众或领袖群众的人 总揽英雄。——《三国志·诸葛亮传》 英雄乐业。 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寒素(1) [be poor]∶家世清贫低微 家世寒素 (2) [poor people]∶清贫的人 拔擢寒素 (3) [simple and plain]∶朴素;简陋 寒素的院落 当年[the same year] 在事情发生的同一年 这个新建的厂子当年就收回了投资 北虏[Northern Wei Dynasty] 对北魏的蔑称 北虏僭盗中原。——南朝齐· 丘迟《与陈伯之书》 鸱张亦作“鵄张”。像鸱鸟张翼一样。比喻嚣张,凶暴。《三国志·吴志·孙坚传》:“ 卓 不怖罪而鴟张大语,宜以召不时至,陈军法斩之。”《魏书·萧衍传》:“吞 渊明 之众,招厌虐之民,举长 淮 以为断,仍鵄张岁月,南面假名,死而后已。”《旧唐书·僖宗纪》:“初则狐假鴟张,自谓驍雄莫敌。” 清 昭槤 《啸亭杂录·超勇亲王》:“时贼势鴟张,赤帜遍野。” 桴鼓(1).鼓槌与鼓。比喻相应迅速。 宋 罗泌 《路史·后纪三·炎帝》:“教化兴行,应如桴鼓。” 明 张居正 《葬地论》:“世言葬地能作人祸福,谓葬得吉壤,家必兴隆,得恶地,家必衰替,若影响桴鼓之符应者,悉妄也。” 清 王韬 《上当路论时务书》:“人心之机器,速於影响;一国之鑪锤,捷於桴鼓。是在为上者善用之耳。”参见“ 桴鼓相应 ”。 (2).指战鼓。《史记·田叔列传》:“ 田仁 对曰:‘提桴鼓立军门,使士大夫乐死战鬭, 仁 不及 任安 。’” 唐 刘禹锡 《和乐天洛下醉吟寄太原令狐相公兼见怀长句》:“从容自使边尘静,谈笑不闻桴鼓声。” 明 徐复祚 《投梭记·闺叙》:“把笳声桴鼓相呼唤,令羣丑抱头窜。” (3).指警鼓。用于报警告急。 汉 荀悦 《汉纪·宣帝纪三》:“由此桴鼓希鸣,世无偷盗。” 唐 崔日用 《饯唐永昌》诗:“ 洛阳 桴鼓今不鸣,朝野咸推重太平。” 康有为 《公民自治篇》:“故即有循吏,至于桴鼓不鸣,庞吠无警,餘粮栖亩,讼狱少囚,则以为治效之至矣。” (4).乐鼓的一种。《文献通考·乐考九》:“桴鼓, 唐 燕乐有之,今太常鐃吹前部用之。” 半壁山河同“ 半壁江山 ”。 李光 《集诗述感》:“半壁山河话战争,布衣空负 鲁连 名。”《<太平天囯故事歌谣选>前言》:“从此,革命的烈焰,迅速蔓延开去,不仅燃遍了祖国半壁山河,而且转战 大江 南北约二十年之久。” 红颜(1).指年轻人的红润脸色。 唐 杜甫 《暮秋枉裴道州手札》诗:“忆子初尉 永嘉 去,红颜白面花映肉。”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四:“此去东山又北山,镜中强半尚红颜。” (2).指少年。 南朝 梁 沉约 《君子有所思行》:“共矜红颜日,俱忘白髮年。” 唐 李白 《赠孟浩然》诗:“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宋 王安石 《客至当饮酒》诗之二:“自从红颜时,照我至白首。” (3).特指女子美丽的容颜。 汉 傅毅 《舞赋》:“貌嫽妙以妖蛊兮,红颜曄其扬华。” 南朝 陈 徐陵 《和王舍人送客未还闺中有望》:“倡人歌吹罢,对镜览红颜。” 清 李渔 《玉搔头·讯玉》:“青眼难逢,红颜易改。” (4).指美女。 明 王世贞 《客谈庚戌事》诗:“红颜宛转马蹄间,玉筯双垂别 汉 关。” 清 吴伟业 《圆圆曲》:“慟哭六军俱縞素,衝冠一怒为红颜。” 大敌(1) [formidable enemy;mortal enemy]∶强大的敌人 (2) [perniciousness]∶危害极大,不容存在的人或事 须眉(1) [man]∶古时男子以胡须眉毛稠秀为美,故以为男子的代称 我堂堂须眉,诚不若彼裙钗。——曹雪芹《红楼梦》 (2) [beard and eyebrows]∶胡须和眉毛 东风浩荡东风:春风。指吹着强劲的春风。形容春风吹拂大地,大地即将万象更新,面貌焕然。 秋令(1) [autumn]∶秋天 (2) [autumn weather]∶秋天的气象 秋令无改于往年 |
随便看 |
|
经典对联大全收录11110副对联,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春联、挽联及其它经典对联的释义,是国学研究的有利工具。